丁秀贝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中药调经

发布时间:2016.05.31
字号:

中药调经遵循的以下两点原则:1.顺应月经周期,2.顺应胞宫生理藏泻。治疗从肾、从肝、从脾论治。
一、止血方法:
1.出血初期:子宫内膜尚厚,约1.0cm左右,患者未伴气血亏虚之证,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促进子宫内膜脱落,活血化瘀药可选用益母草、马齿苋、枳壳、三七、蒲黄、五灵脂、三七粉、方剂可选四物汤。
2.出血中期:出血量增多,内膜开始剥脱,可伴气血不足之像,或虽尚未见气血不足,但终讲致气血两虚,治疗以补益气血与化瘀止血药同用,扶正药可选择党参、黄芪、白术、山萸肉、阿胶等,扶正药与驱邪药用药比例视病人虚实程度及子宫内膜厚度而定,常用方剂:当归补血丸、坤宝止血颗粒
3.出血后期:出血淋漓不尽,或时多时少,内膜已薄,治疗以益气固摄止血为法,促使内膜修复,重建新的月经周期。常用方剂:固冲汤,固本止崩汤;若有热者,兼养阴清热,方选保阴煎加减。
二、中药调周方法:
根据近代肾轴理论,即肾气—天癸—冲仁——胞宫的理论,分别与现代医学的卵巢周期变化,即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月经期相结合,按顺序给予促卵泡汤(熟地、当归、首乌、茺蔚子、肉苁蓉、肾阴虚加女贞、旱莲草;肾阳虚加仙茅、仙灵脾),促卵汤(丹参、赤芍、泽兰)——健黄体汤(熟地、首乌、川断、肉苁蓉、巴戟天、当归、龟板)——活血调经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香附、益母草)
三、中药治疗痛经的难点:
1.如何尽快止血?重在辨证施治,与现代医学的B超检查子宫内膜状态等相结合,能提高疗效
2.如何预防复发?重视非经期的治疗:调肝、益肾、扶脾、理气调血
3.理气活血药物的应用应注意行气不伤阴,化瘀不伤正,活血药物:赤白芍,元胡、川楝子,蒲黄、五灵脂,香附、郁金;血竭,三七。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