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闽光福建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肝炎、肝硬化

    肝炎、肝硬化     肝炎肝硬化目前认为是由慢性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我科在西药保肝、抗病毒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疏肝健脾、化湿解毒、活血软肝,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肝纤维化等措施结合光疗、穴位贴敷等多种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形成了以中医治疗为主,融“抗病毒、免疫治疗”为一体的肝病治疗体系,能极大地提高疗效,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4.07.11
  • 胆囊结石、胆囊炎

    胆囊结石、胆囊炎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临床经过,又可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类型,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为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 我科应用“疏肝利胆排石退黄法”结合针灸、穴位贴敷总攻排石疗法治疗胆石症为本科特色治疗方法。  

    2024.07.11
  •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指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原发性持续性便秘,又称为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于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便秘的临床主要表现是大便不通或粪便坚硬、有便意而排出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在二、三天以上排便一次。 我科采用中医药、针灸、药物贴敷结合大肠水疗、生物反馈等治疗,可促进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的恢复。

    2024.07.11
  •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 CD)。UC和CD共同临床特征有:两者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也有部分以急性暴发型起病者。均可表现有腹胀、腹痛、腹泻;大便呈黏液稀便、黏膜脓便或脓血便,甚至血水样便,可伴有里急后重。可以出现有不同程度发热及各种肠外表现,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皮疹、虹膜睫状体炎等。炎症性肠病治疗周期长,具有反复发作性的特点。 我科采用“调整体、敷局部”中西结合的方法灌肠治疗,具有起效快、病程短、费用低等特点。

    2024.07.11
  •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指幽门螺杆菌从口腔进入人体后特异地定植于胃上皮,定植后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几乎均可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在慢性炎症活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还可发生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等一系列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由胃胀、嗳气、口臭等表现。 我科在常规“四联疗法”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辩证治疗,有效提高HP的根除率。  

    2024.07.11
  • 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泻

    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泻       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泻是消化科门诊常见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胃痛、胃胀、反酸、嗳气、腹泻等。 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汤剂口服、外敷、灸法、红光治疗等多种中医特色治疗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了病人的痛苦,且复发率极低;应用“健脾益气、化湿解毒、养阴活血”综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为本科特色治疗方法。  

    2024.07.11
  •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消化系统疾病,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和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重,死亡率高。常见病因如下:1、胆石症、酒精、高脂血症:在我国主要病因是胆石症、酒精和高脂血症,占70%以上的原因;2、手术创伤:如ERCP检查、Oddi's括约肌的成形术和十二指肠胃远端切除术;3、乳头及周围的疾病:如壶腹部肿瘤或者十二指肠梗阻;4、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如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昏迷;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坏死性血管炎;6、药物因素:特殊药物比如硫唑嘌呤、磺胺类、噻嗪类利尿剂、四环素类及糖皮质激素;7、其他:特殊病毒或者病原菌感染造成,如柯萨奇病毒、EB病毒、肺炎衣原体感染。具体症状如下:以急性上腹痛、血淀粉酶、脂肪酶升高为特点;多数病情较轻,愈后较好;少数伴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胰腺局部并发症,如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并发症。 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采用中药内服、灌肠及外敷相结合,内外合治,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具有疗程短、费用低等特点,大大降低了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      

    2024.07.11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