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从“治未病”角度谈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与保健(主讲:刘德桓)
从“治未病”角度谈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与保健(主讲:刘德桓)
发布日期:2017-09-27 点击次数:6956 来源: 关闭

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养生讲堂

 

从“治未病”角度谈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与保健

主讲人:泉州市中医院  刘德桓

 


点击打开刘德桓主任讲座视频链接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与进步,精神活动的丰富多彩,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因此也越来越重视学习并遵循养生之道;尤其是患病之后如何带病养生延寿的问题更为关注。

1.对老年人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

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中风: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一过性脑缺血。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帕金森病。

2.健康---重在观念:保健养生,我命在我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人类的健康与否,寿命长短,取决于五种因素,其中生活习惯因素占60%,遗传因素占15%,医疗因素占8%,气候因素占7%,环境因素占10%,可见健康状况与寿命长短,60%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要健康长寿,就应自觉提高养生意识,懂得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做自身健康的主宰者!

中国虽然不是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但却是研究延年益寿术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许多先贤以十分超前的科学理念,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和坚持不懈的探索,创立了丰富多彩的科学的传统养生理论和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文献。中医“治未病”思想是养生健体、疾病预防与康复的高度概括。

二、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营养过剩的代谢紊乱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这类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提出了“辨证施保”,研究形成有效提高生存质量的养生、保健体系,明显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来延年益寿,这是21世纪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之一。

作为健康杀手的多数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治未病”的种种措施来预防;而对于传染病,通过打断传染必须的三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流行,指导人们远离疾病。

未病先防:防病于未然:强调养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已病防变: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已病防渐: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愈后防复:病人初愈后,做好康复保健,做到除邪务尽、防止病情复发。

三、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1. HE等对中国169871名40岁以上成人队列研究是死亡原因分析,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分别居主要死因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占到总年死亡原因的44%。2、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一人死于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

四、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

(一) 冠心病  

1.冠心病的特点

我国冠心病患者已超过5000万人,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每20秒钟就有1个心血管病人死亡。

多发于4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高发期为60岁以后;从35—74岁,每10年发病增加3-4倍;男性多于女性,25--74岁男性为女性的1.1-6.2倍;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

主要发病机理:与脂质代谢紊乱,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关;与随年龄增长的动脉壁正常结构和机能的缺失有关。

2.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高血压(BP≥140/90mmHg或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高总胆固醇、高LDL-C、低HDL-C、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性首发<55 岁,女性<65岁)、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糖尿病

ATPIII:风险评估是风险处理的第一步

危险因素                          10年冠心病危险评估

冠心病及/或冠心病等危症                 >20%    

2个以上危险因素                       10%-20%

0-1个危险因素                           <10%

(二)脑卒中

1.脑卒中的特点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发病人数明显地呈上升趋势。

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气候、卒中家族史

可干预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和脑卒中史、吸咽及饮酒、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他(活动少,饮食、肥胖,口服避孕药、外源性雌激素摄入)

五、未病先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防控措施

(一)保健养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健康长寿的奥秘就是锻炼经络。为了使人人都达到百岁健康之目的,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祝总骧教授提出并推荐一种人人可行、行之有效、自已能给自已防病治病的经络锻炼法,即“三一二”经络锻炼法。

“三”指合谷、内关、足三里三个穴的按摩 ,“一”是意守丹田、腹式呼吸,“二”是两下肢下蹲为主、适当的体育活动。

“三一二”不仅对常见病、疑难病有治疗作用,而且能预防恶性病,如三大杀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三一二”无毒副作用。长期坚持锻炼就可体力增强,精力充沛,青春常葆,防病治病。“三一二”简便易行,人人都能掌握。

(二) 控制主要危险因素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点

1.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的关键点之一: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属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管腔狭窄而阻碍血液流通,是导致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约60-70%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病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高49%(缺血性卒中增高47%,出血性卒中增高54%);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危险增高46%。

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前瞻性研究显示,收缩压在120mmHg-139mmHg,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比<120mmHg者增高40%,在140mmHg-159mmHg者增高1.3倍。

        降 压 目 标

一般成人                       <140/90mmHg

伴有糖尿病                   <130/85mmHg

伴有肾脏疾病                <125/75mmHg

*原则:应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

防治高血压非药物措施:减重、膳食限盐、减少膳食脂肪、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应激能力、戒烟、限酒。

收缩压高与舒张压高的危害是一样的,但收缩压高与冠心病、脑卒中的关系更大,有50%以上的冠心病、75 %以上的中风是收缩压高引起的。将血压控制在138/83mmHg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最低。

长期治疗,务求简便:尽量应用每日1次,24小时有效的长效制剂,达到全天候治疗。

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第一次药应在早上6~7时服,如果是中效药物,第二次在下午4~5时服药。

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2.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的关键点之二 控制胆固醇

胆固醇过高会导致血管内斑块形成,进而阻塞动脉,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不论病人的年龄与性别,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许多大规模研究表明,控制血脂可以降低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血脂异常建议: 1、成年人应定期复查血脂; 2、重视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疗;3、对既往有卒中或冠心病史,且TC高于5.0mmol/L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4、TG增高选用贝丁酸类药物治疗;5、LDL≺160mg/dl, ≺130mg/dl, ≺100mg/dl

    无CHD和<2个CHD危险因素者,目标:<160mg/dl

    无CHD但>2个CHD危险因素者,目标:<130mg/dl

    确定有CHD或其他动脉硬化性疾病:目标<100mg/dl

3.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的关键点之三 控制糖尿病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症状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高出2-4倍。而且,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与有心血管疾病的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发生致残性心血管并发症的和心梗后死亡的几率较高。糖尿病导致的高心血管疾病风险与许多因素都关系。要降低糖尿病病人发生心血管疾病意外事件的风险,应该既严格控制血糖,又纠正同时合并的其他危险因素。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1)与未患糖尿病的人群相比,男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增加约2~3倍,女性糖尿病患者该危险增加约3~5倍。(I,A)

(2)血糖代谢紊乱的女性患者因心血管病导致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需对这类患者格外关注。

建议:(1)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测定血糖,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2)糖尿病患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活动,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佳,应使用药物治疗。(3)患者同时积极控制血压、体重和降低血脂水平。

4.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的关键点之四 戒烟

吸烟危害性: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的致病因素;吸烟者中冠心病猝死的发生率男性高10倍,女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对心肌梗死幸存者的长期随访,戒烟者的死亡率不到继续吸烟者的一半。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三者并存者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升高达16倍。肺癌的危险性高8-12倍;喉癌高8倍,食管癌高6倍,膀胱癌高4倍。

戒烟是所有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措施中最有效的方法。

5.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的关键点之五 限酒

过量饮酒容易引起肝细胞中毒、肝硬化---肝病死亡人口中40%与酒精有关,50%的脂肪肝因饮酒引起,是肝癌的初级阶段;

过量还可增加心血管病的患病率  ——动脉壁增厚--动脉硬化-心律失常、心脏扩大、高血压;血液粘稠度增加-中风(30-50%有长期饮酒) 

大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的危害性最大,一个小时胃肠吸收酒精的60%,一个半小时吸收达90%,只有10%从尿、汗和呼吸道排出。另据统计,监狱里的罪犯50%,交通事故的40%,病人的25%,都和喝酒有关。

国外研究证实,饮酒与缺血性卒中之间呈“J”型曲线关系,每天饮酒大于5个“drink”,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明显增加;而与不饮酒者相比,每天饮酒2个drink,每周饮酒4次以上时可能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建议:(1)对不喝酒者不提倡用开始喝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2)喝酒者应适度,不可酗酒;(3)男性饮酒者每天喝白酒应<50ml(一两),啤酒<640ml(一瓶),葡萄酒<200ml(四两);女性饮酒量应减半,孕妇禁止饮酒。

饮酒原则:最好不饮酒,不饮或少饮白酒和高度酒,黄酒、果酒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啤酒少量饮用有益健康(富含维生素B、酵母、氨基酸、叶酸),可适量饮用干红葡萄酒,葡萄酒每天不超过50~100毫升。如果不会喝酒,也可以常吃葡萄,但记得要连葡萄皮一起吃。

6.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的关键点之六  减肥

肥胖危害性: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糖尿病、痛风、胆结石、脂肪肝、结肠癌、乳腺癌的致病因素;降低人体的免疫系统系统,减弱性功能;增加各种外伤的危险性保持正常体重意味着机体心脏、肺脏、血管和骨骼的承受压力更小

7.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的关键点之七  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孔子说:“食无求饱”,孟子则说:“量腹而食”,《黄帝内经》明言“食饮有节”,也就是说要平衡饮食。换句话说,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饮食营养素摄入不合理提倡:饮食种类多样化,总脂肪入量<30%/日摄入能量,饱和脂肪入量<10%/日摄入能量,胆固醇入量<300mg/日,钠盐摄入<8g/日

食谱花样多一点: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 《素问•五常政大论》也说:〝谷、肉、果、莱、食养尽之〞

调配饮食合理点•荤素搭配

每日一袋鲜牛奶;每餐二两面或米,控制此量因人而异。每日需三份高蛋白:一两瘦肉半两豆,二两豆腐鸡鸭鱼,还有一个大鸡蛋,吃得过多反无益。四: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少吃多餐,七八分饱。五:500克菜,八两蔬菜二两水果,蔬菜水果四比一。六:6克盐。七:7杯水。

饮茶养生:饮茶对健康也有益处,每天三杯茶,上午喝乌龙茶,下午喝绿茶,晚上喝红茶或普洱茶。绿茶为不发酵茶,为茶中之阳,可以使阳气上升,有利于心脑的滋养与健康:乌龙茶为半发酵茶,有健脾消食,促进消化的作用,有利于降低血脂;红茶和普洱茶为发酵茶,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常喝可以养胃,可以减少尿频,不兴奋,不影响睡眠。

饮食禁忌注意点•患病期间

脾胃虚寒忌生冷食物、大量的生蔬菜和水果等。

脾虚纳呆或外感初起忌粘滑糯米、大麦、小麦等所制的米面食品

脾湿或痰湿者忌油腻荤油、肥肉、油煎炸食品、乳制品

风热证、痰热证、斑疹疮疡患者忌腥膻海鱼、无鳞鱼(平鱼、巴鱼、带鱼、比目鱼等)、虾、蟹、海味(干贝、淡菜、鲍鱼干等)、羊肉、狗肉、鹿肉等。

内热证患者忌辛辣,葱、姜、蒜、辣椒、花椒、韭菜、酒、烟

发物指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增重的食物。除上述腥、膻、辛辣等食物外,尚有一些特殊的食物,如荞麦、豆芽、鹅肉、鸡头、鸭头、猪头、驴头肉等。为哮喘、动风、皮肤等病患者所忌。

个别疾患,如麻疹初起可适量食用发物,如豆芽、芫荽等,以利透发等,均属例外情况。

六、已病防变防渐—冠心病与脑卒中发病时的处理

1.冠心病与脑卒中发病时的处理: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中、西医);配合医生完成必要的检查;及早做好康复治疗;卒中救治的关键:时间就是脑;缺血性卒中治疗时间窗

静脉溶栓:3小时内,约11%到达

动脉/静脉溶栓:6小时内,约21%到达

目前约90%-95%以上的患者没有得到溶栓治疗

2.掌握脑卒中的急诊要点

口角歪斜、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或构音障碍;突然头晕、复视、视物旋转、平衡障碍;突然严重的头痛伴恶心、呕吐;突然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昏迷、尿失禁;及时溶栓的益处:发病3h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不仅显著减少了患者死亡率及严重残疾的危险性,而且还大大改善了生存者的生活质量。美国FDA及欧洲国家均已批准临床应用。

我国从“九五”开始攻关,对脑CT无明显低密度改变、意识清楚的脑梗死者,在发病6h之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比较安全、有效的。

七、既病防变—冠心病与脑卒中患者愈后防复的有效措施

(一)冠心病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心绞痛发作时不要紧张,必须立即休息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丹参滴丸,同时于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并到医院进一步诊治。谨慎对待胸痛,因冠心病、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胸痛,若出现胸痛要立即上医院进一步诊治。

患急性心肌梗死时,从血栓形成到对应的心肌组织坏死,在人体最迟是6—12小时。如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病人付出致残、致死的惨痛代价。

冠心病患者如无心绞痛时,可适当进行慢跑、散步、气功、太极拳等运动,以不感到疲劳、气短为原则。在一天的脑力活动过程中,应有短时间的体力活动,如工间操、散步、气功、太极拳等。

每天应有7-8小时的足够睡眠时间。冬季注意保暖,避免迎风行走;寒凉和炎热都可增加心脏的负担。遇事要豁达、乐观,不发脾气,不与人争执,不过分激动。

吃饭不宜过快、过饱,每日只吃7-8分饱。大便不能用力过猛,便秘者宜用番泻叶泡开水喝,或用开塞露等通便。如病人住在楼上,每上一层楼要休息一次,2分钟左右。睡眠不好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安眠药。有心绞痛者要随身携带装有硝酸甘油片、救心丸等药物的保健盒。

(二)脑卒中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1、脑卒中是急诊,时间就是大脑

入院时间:脑卒中症状出现后,城市病人60分钟内、农村病人180分钟内必须入院。

诊断时间:入院后1小时内

本病的最佳治疗时间窗为发病后的3--6小时,此为可逆阶段,应尽早到医院诊治。

缺血性卒中治疗时间窗

静脉溶栓:3小时内,约11%到达

动脉/静脉溶栓:6小时内,约21%到达

目前约90%-95%以上的患者没有得到溶栓治疗

2、了解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信号

20%~30%的受访者不能说出1项卒中的危险因素,

10%~60%的受访者不能说出1项卒中的预警信号。

3、积极降胆固醇预防卒中再发

卒中二级预防要强化降脂治疗,预防卒中再发。重视长期使用,打破“疗程”的错误概念——对ACS、中风,他汀强化治疗应坚持2年。关键:及时送至有条件的医院(有急诊CT、神经专业人员),需公众和医疗系统紧密配合、协作公众充分认识卒中危害、及时就诊重要性。

适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十大”养生经

【一】静神养生

静神是指思想安静而无杂念的状态。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和庄子便提出了“澹静无为”的思想,极力主张人们尽量地保持心灵纯粹而不杂,始终如一的坚守静而不躁的思想情绪。

中医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可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如何保持思想清静呢?

第一、排除私心杂念、正确对待个人的嗜欲得失。因为减少私心,降低嗜欲,则减轻了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有利于思想清静。

第二、及时果断地处理日常事务。《老老恒言》中说:”有必亲办者,则毅然办之,亦有可姑置者,则决然置之,办之所以安心,置之亦所以安心,不办又不置,终日不安,其劳强甚。”说明决然果断不以事累是有助于思想清静的。

【二】修身养生

孙思邈说:“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要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养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常怀无邪之心,没有损人、欺人、捉弄人、打击别人的邪念;不会穷思瞎想而绞尽脑汁,使脑子好好休息而可用在事业上。善于助人,其乐无穷:算计他人则自寻烦恼。

【三】动形养生

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诗人陆游说“形要小劳之”,说明了人若贪图安逸,运动不足,或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

“劳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而适度的运动对健康则有积极作用。

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这些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讲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游泳、体操等。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要做到什么运动最好?

三个字:三、五、七。三:最好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一个礼拜最少运动5次。七:每分钟心跳次数加自己年龄等于170

最佳的锻炼时间:《黄帝内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虽然说的是冬季,但也包含了其他三季。这就是说“没太阳不锻炼”。

【四】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孔子说:“食无求饱”,孟子则说:“量腹而食”,《黄帝内经》明言“食饮有节”,也就是说要平衡饮食。换句话说,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五】固精养身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无节,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而保养阴精则可延缓衰老。

【六】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七】五脏养生

首推养心,五脏之中养心最为重要,养心主要做到养神。因心主神明,故平时遇事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与人交往不计较得失,该舍去便舍去,以俣持心神的虚静状态。

每天晚上临睡前经常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这两个穴位可以起到心肾相交改善睡眠的作用。在食物补养方面,经常用西洋参泡水喝,常吃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等,以益心气养心阴。患心脏病的人更要重视午时的休息,因心活动最活跃的时候是在午时,而且这时也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所以午时休息能保心气。

注意调肝,肝主疏泄,为将军之官。养肝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保持情绪安定,平时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如欣赏字画、养花种草、四处旅游等,可以陶冶情操。人卧则血归于肝。定时上床休息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肝。还要做到饮食清淡,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过量饮酒是损伤肝脏的常见因素。过度疲劳也会损害肝,故平常应尽量做到既不疲劳工作,也不疲劳运动。

重视养肺,肺主气司呼吸。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避免情绪因素而伤肺。早晨起床后经常做深呼吸,速度放慢,即一呼一吸尽量地达到6.4秒。这种方法可以养肺。还有一种闭气法,经常采用闭气法,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即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平时多吃一些有助于养肺的水果,如玉米、黄瓜、西红柿、梨及豆制品等。

注重健脾,脾胃共为气血生化的来源、后天之本,健脾往往与养胃结合起来。在饮食方面,每次吃七八分饱,其次再做一些运动和按摩,以帮助“脾气”活动,增强其运化功能。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要做36次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用手掌按摩36下,再逆时针按摩36下。然后用手拍打和按摩脐上的膻中穴120下和脐下的丹田穴100下。平时尽量多吃一些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夏天常吃一些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之品,注意顾护脾胃。

不忘补肾,肾藏精主纳气,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心脑血管疾病与肾均有关系。药物补肾。穴位按摩。经常用一只手在前下丹田、关元穴、同时一只手在后按摩命门穴、腰阳穴。因这几个穴位有助于养肾。常吃一些核桃、枸杞、黑豆、芝麻以保肾。经常叩齿,常吞“琼浆玉液”,排小便时尽量前脚趾用力着地并咬住牙齿,以助保肾气。

【八】顺时养生

适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十大”养生经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不例外。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九】调气养生

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抵抗病邪、增强脏腑功能之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导致元气的虚、陷、滞、逆等证候,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

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行导引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十】减毒养生

古人认为,人若喜怒无常,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被人体视为“毒”,因此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养生之道。而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物及其他措施,减少体内积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止早衰,进而延年益寿。

小结

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养生保健是永恒的话题。对老年人危险最大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 (中风、冠心病等)。中风、冠心病的病变基础是动脉硬化,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过量饮酒、脂质异常、年龄、不平衡饮食、遗传、精神压力、缺乏运动等。重视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做好心脑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的前提是做好对公众的健康教育。

欢迎关注“泉州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定期推出养生

专题内容。

 


发布日期:2017-09-27 点击次数:6956 关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预约挂号